- 信息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 发布日期:2023-11-17 16:21
- 浏览次数:
今年,泰兴市黄桥镇为民服务中心、滨江镇社会事业局、虹桥镇涌兴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等5个基层平台成功入选省级“暖心居保”服务品牌试点单位。泰兴市以“泰暖心 居民兴”为主题,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试点工作的重要评判标准,指导试点单位围绕全面优化线下服务、拓展应用线上服务、实现同类服务共建共享、创新特色服务等四个方面先行先试,全力推动“暖心居保”服务品牌建设。
政策“泰”暖,居民高兴
惠民政策是推动城乡居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温暖民心的源头。泰兴市针对“一老一残”群体,完善工作机制,为城乡居民老有所养提供政策保障。一是完善困难群体代缴费工作机制。市财政按照200元/人·年的标准为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截至10月,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人员中,已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4990人,其中享受代缴费人数7557人,代缴费151.14万元。二是建立高龄老年群体养老金倾斜机制。对18.41万名年满65周岁的待遇领取人员,由市财政出资每人每月增发5元基础养老金。三是建立基础养老金动态调整机制。今年泰兴市基础养老金标准由231元调整至247元,于3月底前率先完成发放并补发到位,惠及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约22.22万人,全市人均待遇水平同比增长10.05%。
宣传“泰”暖,居民安心
人性化、精准化的宣传方式,不仅提高居民对政策的知晓率,更能贴近民心、安定民心。泰兴市一方面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进行政策宣传。线上通过QQ群、微信群常态化宣传居保政策,为群众答疑解惑;线下通过张贴公告、发放宣传手册、广场宣传、走村入户宣传等,为群众算清参保缴费利好账,提高居民参保缴费积极性。另一方面改撒网式宣传为精准式宣传。通过与医保、公安等数据比对,精准引导45周岁以上未参保居民和年满60周岁即将领取待遇人员选择高档次缴费;精准发送短信,引导当年度未缴费人员及时足额缴纳保费,动员低档次已缴费人员二次缴费提高缴费档次,并提醒到龄人员及时申领待遇。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到龄申领,人性化、精准化的宣传让好政策深受欢迎、深入人心。
经办“泰”暖,居民满意
只有不断提升经办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泰兴市一方面让经办环境更暖心。在办事大厅设置“暖心居保”专办窗口,配备电脑、高拍仪、打复印机等专用设备;设立敬老暖心专座、自助办理服务区,配备年轻且综合素质强的引导人员。另一方面让流程经办暖心。梳理基层平台经办事项,优化经办流程,大力推动参保登记网上办、资格认证掌上办、跨省关系转移邮寄办,常规业务实现街道(镇)一窗办、社区(村)家门口办、社银合作就近办,让暖心经办从源头贯穿到参保登记、保费补缴、待遇申领、资格认证、注销登记等业务经办的每个环节。
服务“泰”暖,居民舒心
服务温度决定着办事群众的舒适度,也是推动城乡居保高质量发展最直接的表现。泰兴市一方面开展“暖心居保”特色服务。黄桥镇试点单位开通暖心居保服务热线、开通绿色通道,专人对接、跟踪服务;虹桥镇试点单位成立工作小组,携带银联pos机上门服务,方便参保人缴费;滨江镇试点单位创新帮办代办模式,参保人只要通过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线上提交材料或拨打电话就可以享受到帮办代办服务。另一方面推出“暖心居保”服务“不打烊”。在滨江镇便民服务中心开设 24小时城乡居保自助服务区,设有10台自助服务一体机,支持身份证、社保卡或电子社保卡进行身份验证,提供城乡居保参保缴费信息查询、待遇相关信息查询等常用功能,实现城乡居保业务随时办、自助办、就近办。
下一步,泰兴市将紧紧围绕省“暖心居保”服务品牌试点建设要求,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深入推进“暖心居保”服务品牌创建,及时处理试点单位可能出现的问题,疏通试点工作过程中的堵点,不断丰富“暖心居保”服务内涵,积极探索可复制推广模式,打造出具有泰兴特色的居保经办服务优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