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 发布日期:2023-10-23 16:35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泰兴市以服务保障重大项目试点为牵引,针对因集成化改革深度不够导致材料重复交、企业往返跑、办理周期长,项目主体获得感不强等问题,聚焦中介服务提速、审批服务提质、市政公用服务提效,融合打造项目审批服务领域“一件事”矩阵,竭尽一切努力提高项目审批进度。
聚焦联评,优化打造评估评审“一件事”。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改革,升级优化为评估评审“一件事”,有效解决投资项目审批过程中强制性项目评估评审手续繁琐、耗时较长、收费杂乱的问题。一是整合事项,优化服务。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安全生产评价等9项评估评审事项纳入“一件事”范围。组建行政审批、发改委、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工信局、卫健委跨部门工作专班,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职责、衔接规则,打破互为前后置的怪圈。设立综合窗口,统一受理项目单位联合评估评审申请,实行一次告知、内部流转,相关审批结果或审查意见由综窗统一反馈,确保企业“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二是固化标准,统一实施。对“一件事”所涉评估评审事项进行标准化梳理,改分步串联评审为同步并联推进,推行“统一受理、统一编制、统一评审、统一审批”集成服务模式。运用区域评估成果,项目属地政府承担相关区域评估费用,评估成果供入驻该区域的项目免费共享。组织专家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评审,审批业务部门同步审核,在规定时间出具审查批复意见。经过流程优化固化,评估评审“一件事”压缩至目前的4个环节35个工作日(不含法定公示时间),提交申请材料平均由原来的212份精简为129份,压减了39%;签订技术服务合同由原来的平均4份精简为1份,费用减少约35%;办理审批时间压减至35个工作日内(不含法定公示时间)办结。江苏嘉视电子科技、豪泰生物科技、普乐新能源等项目办理时间较改革前缩短了60%以上。三是用好平台,提质减负。动态调整涉审中介事项目录清单,共引入154家涉审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泰州市网上中介超市,按照“公开透明、竞价比价、自主选择”的原则,无偿为项目单位和中介机构搭建方便快捷的交易服务平台,为中介机构找市场、项目单位降成本。对中介机构实行信用星级评价,鼓励同一中介机构拓展资质范围,承接安全评价、节能审查、水土保持方案等多项评估(价)报告编制工作,推动涉审中介服务开放有序提质。
聚焦联审,升级打造施工许可“一件事”。以施工许可“一件事”改革为牵引,通过窗口、事项求合,材料、流程求简,不断优化审批服务链。建立项目代办“双比双赛”机制,便利企业投资兴业。一是联审联办求简。强化组织领导。在泰州率先探索施工许可“一件事一窗办”改革,取消直接发包登记事项,将部分施工过程中的监管事项调整至施工许可之后。设立施工许可“一件事”综合窗口,将规划、人防等审批事项,以及相关配套事项纳入施工许可综合窗口联办范围,申请材料从108份压减为63份,平均办理时间缩短20%。根据老旧小区项目审批特点,制定《泰兴市城市更新类、市政建设类简化办理施工许可实施方案》,实行生成阶段联合评审,简化项目审批阶段要件清单,将全流程简化为立项、规划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许可3个阶段5个环节,审批时限由以前的67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申请材料通过部门互认结果、共性材料内部流转、网上调取等方式,由以前的62件缩减为29件。二是过程跟督求效。针对以往项目督办纸上记、线下跟,问题交办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创新开发重大项目审批跟督系统,实现数据跑、掌上督。全市所有乡镇(园区)在批重大项目应上尽上,入库管理,并按照乡镇园区、投资数额、重点关注等进行精准分类。聚焦重大项目审批“全生命周期”,全面梳理项目审批事项并完善优化流程,15个主要审批节点责任部门、审批流程、结果信息全程公开,对超期审批事项、30天无进展项目由系统自动发起预警。用户体系覆盖市级领导、乡镇(园区)负责人及代办员、涉审部门负责人及审批人员、平台保障人员,根据各自角色权限,实行人工督办、在线反馈,做到全程闭环、留痕建档。同时,系统自动综合办结项目情况、在办项目情况、办结时限等信息,为部门提供多维度统计分析。目前,在跟重大项目151个,发起督办催办49次。通过跟督,全市重大项目审批总周期从原先189天压缩至98天,同比提速约48%。三是帮办代办求实。组建涵盖17个乡镇(街道)、6个开发园区的78人项目代办队伍,开展项目代办员业务培训,集中学习审批、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共10个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全方面助力项目服务提质增效。按照“比业务赛业绩、比服务赛进度”的总体要求,制定出台《泰兴市重大产业项目帮办代办“双比双赛”考核办法》,从组织领导、工作职责、服务质效、实绩加分等四个方面细化计分规则。构建监督评价投诉机制,针对企业的意见建议,严格督办整改,及时回访反馈,确保件件有回音、有落实,实现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闭环管理,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作风效能。
聚焦联报,配套打造电水气讯联合报装“一件事”。 推行电水气讯报装业务综合窗口受理、统一组织踏勘、联合竣工验收,破解工程建设项目水电气报装过程中“条块分割、多头申报、重复开挖”的问题,实现“一件事”改革向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领域延伸。一是一表申请,简化审批材料。整合供电公司、水务公司、燃气公司、通讯企业报装申请表,精简原有各自申请受理材料,企业只需填写一张申请表,一次性提交一套申报材料,即可自主选择联合验收或单独验收。二是一窗受理,优化对企服务。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电水气讯联合报装专窗,纳入高压新装增容、低压非居民新装增容、供水报装、天然气报装、通信报装等服务事项。窗口接受申报后,将申请事项流转至电水气讯企业办理,电水气企业进行联合踏勘、联合施工、联合验收,在报装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电水气讯企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装表接入。三是一网通办,强化数据联通。项目单位完成工商注册或立项申请后,审批部门通过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发送短信,将办理电水气讯联合报装相关要点告知项目单位,同时将项目信息推送给电水气讯专窗。推动供电、通讯企业系统与泰州市电水气讯系统对接,用“数据跑”来代替“人员跑”,实现一网通办。